本文原發於2009年2月1日
外交戰場上的轉變:錢其琛《外交十記》拾萃
[圖片] 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,從事外交[工作 的拚音:gōng zuò]20多年,退下來後於2003年7月把[自己 的英 文:his]親身經曆的[一些 的拚音:yī xiē]事件寫成書籍,定名為《外交十記》,由[世界 的拚音:shì jiè]知識出版社出版〖沙巴体育网址许可证〗。此書[記錄 的拚音:jì lù]了我外交部門按照鄧小平同誌製定的獨立自主外交方針,發揚周恩來總理開創的大國外交風範,不卑不亢、剛柔相濟,折衝尊俎,奪取鬥爭[[勝 的英 文:win]利 的英 文:victory]的秘辛■沙巴体育网址国际贸易■。
本文不擬全麵介紹本書的豐富內容,隻選取了其中若幹反映事物本質的精彩[故事 的拚音:gù shi]加以轉述,與讀者共饗。
“扯皮”的[意義 的拚音:yì yì]
1982年,中央委托錢其琛為[中國 的拚音:zhōng guó]政府特使,在北京參加中蘇兩國政府就兩國關係正常化[問題 的拚音:wèn tí]進行磋商。[對手 的拚音:duì shǒu]是被蘇聯視為“談判[高手 的拚音:gāo shǒu]”的副外長伊利切夫。首輪磋商,針鋒相對,翻來覆去,各說各的,沒有大的進展。但互相摸了對方的“底”。
次輪磋商於1983年在莫斯科舉行。期間與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的交鋒頗具意味。他擔任外長達27年之久,經曆蘇聯五代領導人,被稱為“不倒翁”。也有著一副西文人所說的“撲克牌麵孔”,麵無表情,又十分好鬥,因而得了“說‘不’先生”的綽號。他在磋商中大罵一通美國人,然後“教訓”中國[應該 的英 文:yīng gāi]同蘇聯還是美國建立何種關係。錢其琛回答說:[中華 的英 文:Chinese nation]人民共和國[成立 的英 文:was founded]後同美國進行過長期的較量,比任何人都有資格[知道 的拚音:zhī dao][如何 的英 文:how]同美國打交道。令葛羅米柯一時語塞。
此後,中蘇兩國政府的特使每年都舉行兩輪政治磋商,但直到1986年第八輪政治磋商,仍沒有就消除雙方關係中的“三大障礙”問題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。
雖然是相互扯皮,達不成任何共識,但扯皮也有其意義,它比互不往來要好。而扯皮多了,交往就慢慢多起[來了 的拚音:lai l]。“扯”到1985年10月9日,小平同誌會見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時指出:消除“三大障礙”首先應從[越南 的拚音:yuè nán]從柬埔寨撤軍這件事做起,並提出中蘇舉行高級會晤的設想。經過十二輪政治磋商後,兩國終於在1989年舉行高級會晤,從而[結束 的拚音:jié shù]了幾十年來的不正常狀態,建立起政黨的國家關係。
與“做個交易”國務卿的周旋
美國原國務卿貝克經商多年,又擔任過財政部長,無論辦什麽[事情 的拚音:shì qing]都如同做生意,[喜歡 的拚音:xǐ huan]說“做個交易”。
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,美國立即[開始 的英 文:appeared]向海灣地區調兵遣將,一時戰雲密布,局勢危急。我國原則上不讚成大國對海灣的[軍事 的拚音:jūn shì]介入,主張用和平方式[解決 的英 文:settle]。美國則積極策劃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它對伊拉克動武,企圖要求中國[完全 的英 文:completely]按照他們的步子走。安理會表決時,擁有否決權的中國這一[票 的拚音:piào],至關[重要 的英 文:important]。[因此 的拚音: yīn cǐ]貝克千方百計做錢其琛的工作。他給錢其琛打長途電話談兩件事:一是美國要在安理會搞個事實上是授權動武的決議;二是[希望 的拚音:xī wàng]錢其琛出席11月28日在紐約舉行的安理會部長級[會議 的拚音:huì yì],並邀請錢其琛今後正式[訪問 的英 文:visit]華盛頓。貝克說,如果中國能對美國提出的決議草案投讚成票或不加以否決,將為錢的訪美創造適合時機。[由於 的英 文:Meanwhile]1989年的春夏季政治風波,美國還在對中國進行所謂的製裁,雙方仍未恢複高層會晤。貝克把這兩件事連在[一起 的拚音:yī qǐ],顯然也是一樁“交易”。
貝克喜歡“做交易”,[自然 的英 文:natural]也擅長討價還價。中央決定對美國的決議草案投棄權票,美方得知錢其琛[接受 的英 文:accepted]訪美邀請後馬上改變了態[度 的英 文:attitudes],希望與錢在紐約雙邊會晤後再宣布錢對華盛頓的訪問。出爾反爾,提高票價。我方當即指出美方違反了兩國外長電話談話達成的協議。隨後美方的態度軟了下來。
中國投了棄權票後,慣於“做交易”的貝克[覺得 的拚音:jué de]“虧”了,心有不甘,又想在錢其琛訪問華盛頓時不安排布什[總統 的英 文:President]會見。但通過我方努力,布什總統終於會晤了錢。貝克隻好說了一通自我解嘲的話來作安慰。
酒會起風波
中法關係一向發展比較順利,[但是 的拚音:dàn shì]在1991年4月法國外長迪馬訪問中國時,在法國駐華大使馬騰為迪馬訪華的酒會上,迪馬把錢其琛[單獨 的拚音:dān dú]請到一邊,像不經意地提出了法國擬向[台灣 的拚音:tái wān]出售護衛艦的問題。這使錢其琛[感 的英 文:sense]到意外。迪馬[這樣 的英 文:then]做是為了避免雙方正麵交鋒,利用酒會輕鬆的氣氛進行試探。迪馬在解釋法國這個決定時,竟然搬出美國已賣給台灣四艘護衛艦作為理由,並說法國不應受到“歧視”,不能“讓美國獨占便宜”。居然擺出一副“反美”姿態。盡管酒會不是辯論的場所,但錢其琛仍然表明了中方的嚴正立場。迪馬的強詞奪理,讓錢其琛感到此事是法國政府的刻意安排。經過我方多次的嚴正交涉,都未能改變法國政府的決定。
錢其琛認為,同樣在法國社會黨執政的情況下,為什麽會改變一年前剛剛做出的“不再繼續與台灣做軍艦生意”的決定呢?這事確有蹊蹺。
事後發現,在法國售台[武器 的英 文:sidekicks]背後有著一個大醜聞。此案[不僅 的拚音:bù jǐn]涉及金額巨大,[而且 的拚音:ér qiě]牽涉到法、台的高層“政治人物”。迪馬本人也因涉嫌這起賄案,於2001年1月被法國司法機關判刑兩年半,緩期兩年執行(2003年1月改判無罪)。這一醜聞還扯出了一個自稱為“共和國娼婦”的女人———鍾古夫人。據說她是迪馬當外長時的情婦,她也被判刑兩年半。
這起風波是美色還是[金錢 的英 文:越多越好]最終起了作用,我不得而知。而台灣方麵媒體透露出來的案情更是撲朔迷離,還彌漫著血腥味,多位知[情人 的英 文:給我來一打]為此命喪黃泉。(於寧)
特朗普上任兩周簽8條行政[命令 的拚音:mìng lìng] 號外號外,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!行政命令有多強,買不了吃虧,買不了上當,是XX你就堅持60秒!
。